近期,有關美國總統特朗普希望通過大規模關稅措施促使制造業回歸美國的言論引發了廣泛討論。然而,這一設想遭到了美國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的強烈質疑。
達利歐直言不諱地表示,盡管美國確實面臨制造業衰退的問題,并迫切希望扭轉這一趨勢,但現實情況是,美國的人口文化水平難以支撐制造業的大規模回流。他指出,統計數據顯示,超過半數的美國成年人閱讀能力低于小學六年級水平,這對于需要大量高素質勞動力的現代制造業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為了具體說明這一點,達利歐以蘋果公司的供應鏈為例。多位產業鏈分析師均認為,將蘋果復雜的供應鏈完全轉移回美國是不現實的。即便能夠克服巨大的搬遷成本,美國也缺乏足夠數量的高技能產業工人來滿足生產需求。庫克,蘋果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也曾公開稱贊中國在擁有大量技能嫻熟的產業工程師方面的優勢。
實際上,蘋果公司曾嘗試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生產Mac Pro,但結果并不理想。由于在當地難以找到合適的本土供應商,蘋果只能依賴海外進口零部件,這不僅導致了交貨延遲,還大大增加了生產成本。當地工人的技能水平普遍不足,進一步加劇了生產過程中的困難。
達利歐強調,美國制造業的衰退主要是由于結構性問題導致的,而非簡單的關稅措施所能解決。他認為,美國需要從根本上提高人口的文化水平和技能素質,才能為制造業的回流提供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