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業內知情人士透露,上汽集團正醞釀一項重大舉措,計劃組建一家專注于智能底盤架構的新公司。這一新實體的誕生,源于上汽集團旗下華域汽車的幾家核心零部件子公司的戰略整合,整合進程自今年春季啟動,預計將于六月塵埃落定。據初步安排,前上汽集團創新研發總院掌舵人蘆勇,將接掌這家新公司的帥印。
針對上述消息,上汽集團尚未對外作出正式回應。但知情人士表示,相關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華域汽車,作為上汽集團旗下的汽車零部件巨頭,業務范疇廣泛,涵蓋了汽車內外飾件、底盤結構件、傳動系統、制動系統等關鍵領域。上汽集團對華域汽車擁有絕對的控制權,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直接或間接持有的股份比例接近六成。上汽集團不僅是華域汽車的最大股東,也是其最重要的客戶之一。根據華域汽車2024年上半年的財務報告,上汽集團為其貢獻了超過三分之一的主營業務收入。特斯拉、賽力斯、比亞迪、吉利等國內外知名車企也是華域汽車的重要合作伙伴。
華域汽車旗下擁有眾多全資或控股的零部件子公司,這些子公司的產品線涵蓋了轉向系統、制動系統、懸架系統、傳動系統等關鍵零部件,為上汽集團整合新的底盤架構公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堅實的基礎。
即將掌舵新公司的蘆勇,是上汽集團的資深底盤專家。自1996年加入上汽以來,他歷任上汽大眾底盤部總監、上汽集團技術中心底盤部總監、聯創汽車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等職務。不久前,蘆勇從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院長的職位上卸任,轉任上海匯眾——一家由華域汽車全資控股的底盤生產企業。這一人事調整,被視為上汽集團在零部件領域整合戰略的重要一環。
自上汽集團總裁賈建旭上任以來,集團內部掀起了一場深刻的變革。以“大乘用車戰略”為開端,上汽集團整合了上汽乘用車、上汽國際、創新開發研究總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等多家企業,旨在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效率的提升。在此基礎上,上汽集團又提出了“大底盤戰略”,旨在通過整合底盤及相關領域的研發和生產能力,形成合力,推動底盤技術的突破。
上汽集團之所以將零部件業務整合的重心放在底盤板塊,與智駕技術的快速發展密不可分。近年來,“智駕平權”成為汽車行業的熱門話題,而底盤作為自動駕駛執行層的關鍵部件,其性能的提升對于智駕系統的落地至關重要。特別是上汽集團計劃在今年推出的L3級量產智駕系統,對底盤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上汽集團急需推出更智能的底盤,以滿足先進智駕系統的需求。
與華為的合作也加速了上汽集團“大底盤戰略”的推進。華為鴻蒙智行此前推出的產品主要定位在25萬元及以上的市場,而依托上汽集團的降本支持,鴻蒙智行有望填補在20萬元及以下市場的空白。同時,上汽集團也希望通過學習華為的IPD與IPMS流程、引入華為智能化技術,來提升自身在產品定義和智能化方面的能力。因此,雙方對“尚界”這一合作項目寄予厚望,不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打造了專屬的超級工廠。如今,上汽集團計劃組建新的底盤架構公司,無疑將為“尚界”項目在底盤等硬件層面提供更多的支持。
長期以來,上汽集團的整車業務一直備受矚目,但其在供應鏈上的優勢和布局卻往往被忽視。隨著這輪零部件層面的整合完成,上汽集團的革新之路或將迎來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