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日迎來了一場被稱為“近十年來最強系統性大風”的極端天氣事件。這場大風起源于蒙古國,沿西北方向吹襲,于4月11日17時首先到達北京延慶閆家坪的第一個監測點,風速高達23.3米/秒(9級)并伴有陣風。
隨著大風繼續前行,3小時后,其前沿抵達北京城區,東城、海淀、朝陽等地出現了7-8級的陣風。這場大風不僅引起了市民的廣泛關注,也促使相關部門提前采取了多項應對措施。
早在4月7日,一名氣象科普博主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內容,預警4月12日可能出現的大風天氣,并預測城區陣風可能達到8-9級,甚至部分區域可能出現12級陣風。這一預警引起了部分市民的警覺,一名計劃周末來京考試的網友因此改簽了車票。
隨后,包括中國氣象頻道首席氣象分析師在內的多位專家也在社交平臺上發出了類似提醒,強調華北地區需警惕即將到來的破壞性大風。北京市氣象局也在大風前三天表示正在密切關注并研判天氣情況,但尚未有準確預報結論。
4月9日,國網北京電力接到大風預警信息后,迅速安排了4300余名應急搶修人員,并配備了中低壓發電車和小型發電機,在全市范圍內分區駐扎。同時,多支綜合應急救援隊伍攜帶應急裝備提前抵達延慶、昌平、懷柔等地區進行前置駐點布防。
4月10日,北京市氣象臺正式發布大風橙色預警,明確11日傍晚至12日夜間為風力最強時段,平原地區陣風可達9-11級,山區局地甚至可能超過13級。全市公園景區宣布在大風預警期間停運室外游樂設施,園林綠化局對4800余株風險樹木進行了加固和修剪。
隨著大風逐漸逼近,北京市民紛紛行動起來,超市內排起了長龍,蔬菜生鮮貨架很快被搶購一空。大型連鎖超市雖然增加了備貨量,但仍難以滿足市民的購買需求。一些幼兒園和小學也提前放學,家長們早早在校門口等候,擔心孩子被大風吹跑。
11日下午,大風前準備工作進入高潮。共享單車被大量回收或固定,一些露天雕塑和大型卡通塑像也被綁緊或搬入室內。部分企業和學校允許員工和學生提前下班或放學,以避免大風帶來的不便。
當晚17時,大風率先從北京西北部山區入境,延慶閆家坪監測點記錄到了高達23.3米/秒的風速。隨后,大風逐漸席卷整個北京城區,東城、海淀、朝陽等地相繼出現強陣風。市民們紛紛關緊門窗,采取各種措施防范大風帶來的危害。
大風期間,北京市消防救援隊伍全員備勤,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門頭溝公路分局等相關部門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確保公路安全暢通。同時,全市多個商場和公共停車場免費向市民開放地下停車場,以緩解大風天氣下的停車難題。
盡管大風給市民生活帶來了一定影響,但也有人從中找到了樂趣。一位父親用床單、棍子和扭扭車為孩子制作了一艘“帆船”,在大風中享受親子時光。而社交媒體上關于這場大風的討論也異常熱烈,網友們紛紛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
隨著大風逐漸減弱,市民們的生活也逐漸恢復正常。這場大風不僅考驗了北京市的應急響應能力,也展現了市民們的團結和互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