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由中國高校聯合研發的重大天文科研裝置在南極成功部署并啟用,標志著中國在南極天文觀測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據悉,這款名為“三峽南極眼”的3.2米口徑射電/毫米波望遠鏡,由三峽大學與上海師范大學攜手打造,并于4月3日在湖北宜昌正式對外公布。該望遠鏡已被安裝在南極中山站,并順利完成了首次射電天文觀測,實現了中國在該站點的這一歷史性突破。
回顧研發歷程,三峽大學與上海師范大學自2023年起便開始了南極天文領域的合作研究。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科研團隊克服了極端寒冷和強風環境等多重挑戰,成功研制出“三峽南極眼”并在南極完成安裝。這一成果不僅體現了中國高校在科研創新方面的實力,也展示了中國科學家在極端環境下開展科研工作的勇氣和智慧。
射電望遠鏡作為探測宇宙中電磁波信息的關鍵工具,對于推動天文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叭龒{南極眼”具備70GHz以下射電信號的探測能力,目前已在南極中山站啟動了針對銀河系中性氫和氨分子譜線的天文觀測研究。這些觀測數據將有助于科學家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起源、結構和演化。
三峽大學還透露,待“三峽南極眼”望遠鏡進入穩定運行階段后,學校將根據實際情況派遣科研人員前往南極中山站,開展實地科考活動。這將為科研人員提供寶貴的實踐機會,進一步推動中國南極天文觀測研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