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內容創作者“老師好我叫何同學”近期因一則關于網約車好評的言論在網絡上引發了廣泛討論。這位以科普視頻走紅的創作者,其過往作品中總是鼓勵觀眾給予支持,但此次他卻表達了對網約車司機索要好評的不同看法。
何同學在個人平臺上分享道,以往乘坐網約車時,面對司機的好評請求,他通常會隨口答應,但下車后經常忘記操作。之后,他意識到這種做法欠妥,因此決定改變策略:“除非服務真的讓我有主動給好評的沖動,否則我會直接告訴對方,不打算給好評。這是我作為一向有討好傾向的人,嘗試培養真誠與勇氣的方式。”
此言一出,立即在網絡上激起了軒然大波。部分網友指出,作為公眾人物,何同學這樣的表態可能帶來不必要的爭議。他們回憶何同學每期視頻結尾都會請求觀眾點贊、收藏、分享,因此調侃道,未來觀看他的視頻時也將采取同樣的標準,只在內容足夠精彩時才給予支持。
還有網友將網約車司機與內容創作者相提并論,認為兩者同屬服務行業,索要好評與尋求支持本質上并無二致。他們質疑,既然何同學希望觀眾支持他的創作,為何不能對司機的請求持更包容的態度。
然而,也有支持者為何同學辯護,他們認為是否給予好評或支持完全是個人權利,不應受到道德綁架。他們認為,頻繁索要好評確實會讓人感到不適,甚至可能引發矛盾。例如,在家裝過程中,安裝人員往往會要求客戶給出好評,但有時后續出現質量問題時,卻憑借先前的好評推卸責任,讓消費者陷入困境。
這場爭論不僅反映了社會對于服務行業評價機制的不同看法,也提醒人們在面對類似問題時,應注重溝通方式和相互理解。何同學的言論雖然引發了爭議,但也促使更多人開始思考和討論如何在服務行業中建立更加健康、合理的評價機制。